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國之將亡,乃有救時之將,章邯的橫空出世,生生將大秦從滅亡邊緣拉回?!?/p>
水鏡之中,光影變幻。大秦的軍旗高高飄揚,大軍匯成的洪流自函谷關浩浩蕩蕩而出,仿佛昔日出關中滅六國之景重現(xiàn)。
大秦君臣心情復雜。
——曾經(jīng)秦軍出關中,是為吞并六國,統(tǒng)一天下。水鏡中卻是要保住風雨飄搖的大秦江山。這才短短幾年,可謂天差地別!
——還是那句話:胡亥,出來挨打!
在獄中一邊和趙高斯逼一邊腌鮑魚的胡亥,懵逼地迎來秦始皇的使者,懵逼地挨了一頓板子,發(fā)出哭天喊地的慘叫。
【他先是在關中大敗周文,奪回函谷關,又趁著士氣如虹,一路追殺至曹陽,再敗周文,待后者慌不擇路跑到澠池,尾隨而至的章邯再一次輕而易舉地將士氣跌至谷底的周文軍擊破。不久前還威風凜凜的義軍大將周文只得自刎而死,凄涼落幕?!?/p>
【如此三戰(zhàn)三勝,咸陽上空的陰霾一掃而空,章邯也來到人生的高光時刻。】
水鏡之中,古老的戰(zhàn)歌奏響。
咚。咚咚咚。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悠揚的歌聲中,率軍出擊的章邯威風凜凜,將大秦的旗幟重新插在奪回的失地之上。他鄭重接過秦二世授予的上將軍印,策馬揚鞭,劍指關東,一身盔甲放射寒光:“殺——!敢有反秦者,盡殺之!”
“彩!”水鏡之外,王賁等人只覺熱血沸騰:就是要這樣!六國余孽算什么東西?我大秦兵鋒所向,彈指可滅!
秦始皇同樣熱血上涌,他期待的目光投向章邯:你不會令朕失望罷?
【章邯率軍東出,先解滎陽之圍,又一路連敗鄧說、伍徐兩路兵馬,殺至陳縣。】
【上柱國房君、蔡賜兩員大將戰(zhàn)死,陳勝又派張賀迎戰(zhàn),他親自督戰(zhàn),依舊不敵章邯兵鋒,張賀戰(zhàn)死,陳勝敗走汝陰?;氐较鲁歉笗r,在章邯的日夜圍追堵截之下,車夫殺了陳勝,向秦軍投降?!?/p>
戰(zhàn)場的血腥廝殺在水鏡中呈現(xiàn)出來,許多普通人都不忍直視,忍不住移開了目光。也有人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畫面中的一切。
深山中的陳勝、吳廣等人呆呆地看著鏡中畫面,尤其是自己死亡的畫面。
最初看到自己起兵反秦時,陳勝嚇了一跳,第一時間躲進了附近的山里,這幾天發(fā)現(xiàn)并沒有人來抓自己,他的膽子才大了起來,又忍不住幻想起自己將來若是像仙人透露的天機中那樣成為高高在上的陳王,該是何等的不可一世。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說得好,說得太好了,想不到將來我也能封王!”陳勝越想越覺得美滋滋的,結果轉頭就看見自己被車夫殺掉,頓時像是被當頭棒喝。
“卑鄙小人!”他氣得手都抖了起來,“將來我做了陳王,第一個殺了你!”
而吳廣則是開始思考:自己死得那么窩囊,在滎陽被部將所殺,結果陳勝不僅不為自己報仇,還將自己的兵權交給殺人兇手,看來陳勝這個人,不足與謀?。?/p>
明明大家一起起義,憑什么是陳勝當王?既然最后都是兵敗身死,我上我也行!
吳廣目光微動,心中開始合計起來。
兩位未來的起義軍領袖開始提前規(guī)劃自己的起義之路——當然前提是秦始皇身死。至于說被未來死掉的下場嚇到,老老實實當個順民,那是不可能的。以秦之嚴刑峻法對平民的壓榨,最底層的黔首便是再恭順又能多活幾歲?還不如轟轟烈烈干一場去死呢,好歹享受了一番人上人的生活。
此時的水鏡中傳出一聲輕嘆——
【至此,率先舉義反抗暴秦、掀動
天下風云的起義軍領袖陳勝,黯然落下帷幕?!?/p>
【此時,距離陳勝起義才過去了六個月。橫空出世的章邯,成為新時代的風云人物?!?/p>
章邯再度成為眾人的視線焦點。
——他這一波,說是力挽天傾也不過分。
——看來,大秦朝廷又要出一位紅人了。
有人發(fā)自內心欣賞他的作為,也有人意識到,今后的他必然受到始皇帝的重用,于是都紛紛露出笑臉,對他大夸特夸。
【此時的關東之地,又是什么情況呢?】
【得知陳王身死,南陽宋留舉兵降秦,被秦二世處以車裂之刑?!?/p>
秦始皇:???
好不容易投降的人你都殺,這是讓叛軍和大秦作戰(zhàn)到死,死不降秦嗎?
……今天也是被蠢兒子氣到腦溢血的一天。
越想越氣不順的始皇帝又叫了一個侍衛(wèi):“十八公子胡亥屢教不改,再罰十棍?!?/p>
第一頓打還沒挨完,就迎來第二個使者在旁邊排隊等候的胡亥:“……”
“父皇我錯了!我改了!我在改?。?!”
【趙王武臣被殺——武臣之死說來也是荒唐,當時武臣的部將李良打完仗歸來準備去見武臣,路遇武臣的姐姐出行,聲勢很大,他誤以為是武臣出行,于是便伏倒于路邊。武臣的姐姐沒有下車,只是打發(fā)了一個騎兵向李良道謝。李良這才知道真相,深感羞辱。正好他之前接到過秦二世招降的書信,于是干脆殺了武臣的姐姐,又襲擊邯鄲殺掉武臣。張耳、陳馀從邯鄲逃脫后收攏兵馬反殺,李良敗走投靠章邯,張耳、陳馀便立趙公子歇為趙王。】
另一平行時空。
漢高祖劉邦忍不住搖頭,笑嘻嘻道:“乃公還以為是什么深仇大辱呢,就這?”
——當初項羽要烹我爹,我說什么了嗎?
一旁的呂稚微抬下巴,露出不屑之色,也不知是對劉邦的,還是對李良的,或者二者皆有:“與其說此人是因趙王之姊沒有下車便深感羞辱而背叛趙王,倒不如說,其早已為秦二世降書說動,意欲歸降于秦。拿一女子做借口,算什么大丈夫!”
 【這時候,聽說陳勝兵敗,生死不知,一個叫秦嘉的人冒出來,擅自立了一位楚王,結果前腳才立,后腳就被項梁打爆。隨后,項梁聽從范增的建議,找到了正在牧羊的楚懷王之孫熊心,立為楚王。】
眼看水鏡之中范增侃侃而談,便是立場相對的大秦君臣也點頭贊同:“此言有理。若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必不得人心。唯有立楚王之后,才能盡收楚人之心?!?/p>
【說起楚懷王,后世之人或許不熟。提起屈原這個名字,大家就很熟悉了。這位愛國詩人一生的悲劇都源自敗國昏君——毫無疑問就是楚懷王了。懷王登基之時,楚國國勢正在頂峰,六國合縱攻秦,甚至推楚懷王為縱長,也就是諸侯聯(lián)盟的盟主。然而風光沒有多久,楚懷王被張儀一通忽悠,為了六百里之地便與齊國絕交,結果事后秦國卻抵賴不給地,他又一怒之下發(fā)兵攻秦,卻三戰(zhàn)三敗,生生讓楚國從霸主級的大國地位上跌落下去,一路沉淪。這還不算完,幾年后秦國攻楚,楚懷王前往武關與秦昭襄王講和,卻被當場扣留。秦國逼他割地保命,楚懷王不肯,出逃后又被秦國捉住,就這樣在秦國郁郁而終?!?/p>
【站在后世之人的立場上,楚懷王著實不長記性,被騙了一次又一次,一國之君生生淪為階下之囚,老倒霉蛋了。不過在當時的楚人眼里,分明是秦人出爾反爾毫無道義,又是騙又是逼,不講武德??!】
【——也難怪楚國被滅,會喊出那一句大名鼎鼎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水鏡中仙人的語氣明顯是戲謔調侃的。不講武德這種說法,古人也能意會其意。
涉及到先秦國君,大秦君臣也不好說什么。有人便漲紅了臉,額上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謀國之事……怎
么能叫不講武德呢?”
好大的口氣!秦始皇嬴政琢磨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口號,神情莫測。
【總而言之,楚懷王之死,令楚國上下滿懷激憤,在強大情懷的加成下,懷王之孫熊心無可爭議地被扶上楚王之位,仍然號為懷王。項梁則自號為武信君?!?/p>
【張良又說服項梁,立公子成為韓王?!?/p>
【至此,率先起義的農(nóng)民軍徹底退出舞臺,復辟的六國之后企圖逐鹿中原?!?/p>
【而這時,章邯帶著他的大軍殺到了!】
【秦軍勢如猛虎,出擊臨濟,兵圍魏王。魏王派周巿拼死突圍,向各國求救?!?/p>
【此時此刻,諸國前所未有的團結,收到求救,齊王田瞻、楚將項他,紛紛率兵來援。不料章邯早有準備,衍枚夜渡,發(fā)動突襲,大破齊楚聯(lián)軍,開啟了超神連殺——魏相周巿與齊王田瞻當場戰(zhàn)死,魏王為保全城中百姓性命,與秦軍達成約定后自焚而死。齊王之弟田榮率領敗軍狼狽逃走,章邯在后面一路追殺到東阿!】
章邯已經(jīng)習慣了大家的注視。看著水鏡中追亡逐北的自己,他胸懷激蕩不已,還有點不合時宜的遺憾:只可惜,自己恐怕很難有率領那么多軍隊大殺四方的機會了。
亂世才是武將發(fā)揮的舞臺。既然天機已現(xiàn),在始皇帝的安排下,將來的大秦必然不會落到暴君胡亥手中導致二世而亡。倘若自己還想領軍征戰(zhàn),大概只能等到將來北上邊關,與匈奴交鋒吧?相信得知天機的始皇帝應當會給他這樣的機會。
【此時,項梁的大軍終于到了。他會和田榮,先敗秦軍于東阿,再敗秦軍于濮陽。兩戰(zhàn)兩勝,見章邯死守濮陽不出。項梁又派沛公、項羽攻打定陶,定陶暫時拿不下,便一路西進到雍丘,斬殺李由?!?/p>
“出現(xiàn)了,漢高祖劉邦,西楚霸王項羽!”其他諸多時空,無數(shù)人都激動起來。
“好一個武信君!”對秦末英雄豪杰并不了解的大秦君臣驚嘆連連,對水鏡中提到的沛公和項羽毫無反應,只是通過章邯的實力來橫向對比武信君項梁的實力。
前所未有的強敵!章邯本人不知不覺握緊雙拳,瞇起眼睛盯著水鏡中敗逃的自己:——你不會就此認輸,就此倒下的吧!
這一刻的他,恨不得沖進水鏡之中,代替另一個自己,和那項梁好好大戰(zhàn)一場。
自從水鏡中出現(xiàn)自己的畫面,就趕緊收拾東西帶著侄子跑路的項梁,在跑路途中看見自己連敗章邯,整個人都像是被吹鼓的氣球飄起來了。他哈哈大笑,興奮地拍著侄兒的肩膀:“看來這復興楚國的重任不用交到籍兒你身上了,叔父一人便可!”
項羽卻盯著水鏡,眉頭擰起陷入思索。他總覺得一切發(fā)展沒有叔父想的那么順利。
【章邯自橫空出世以來,一路連戰(zhàn)連勝,仿佛勢不可擋,如今卻在自己手中連吃敗仗,項梁日益膨脹,自覺天下已無敵手,于是不顧勸說,準備一舉殲滅秦軍?!?/p>
【顯然,項梁沒有認清一個事實:能擊敗章邯,他本人究竟在其中占據(jù)幾分功勞?連沛公、項羽這樣的人物都在他麾下,還有眾多秦末豪杰,章邯焉能不???】
“?”仙人的語氣很是古怪,怎么看都不是夸獎,讓大秦君臣意識到了不對。
“沛公、項羽?”念了念這兩個被重點提到的人物,秦始皇反應了過來。難道說,真正厲害的并不是項梁,而是這兩個人?
【等項梁一路冒進到定陶,面對獲得秦二世援軍的章邯時,考驗他本人成色的時候就到了——考驗的結果是,項梁兵敗身死,而章邯大殺四方,楚軍一敗涂地,幾乎土崩瓦解,士氣降至最低谷?!?/p>
激昂的戰(zhàn)鼓聲與戰(zhàn)歌聲再次響起。
兩股大軍宛如洪流般碰撞在一起,楚軍兵敗如山倒,而掃滅了敵人的章邯則橫刀立馬,再度恢復了不可一世的色彩。
水鏡之外的章邯懵逼了:“??
?”
——前所未有的強敵,就這?
項梁的笑聲頓住了,他拍侄兒的手頓在半空,半晌才清清嗓子:“咳,看來滅秦復楚這件大事,還是要靠籍兒你了!”
水太深,自己把握不住啊。
【楚軍已經(jīng)不足為慮,章邯意氣風發(fā)渡過黃河,一路北上,大破趙軍,攻破邯鄲,趙王歇倉皇逃竄到巨鹿城。而在蒙恬身死后接手長城兵團的王離,亦率領二十萬長城軍一路南下,與章邯會軍,兵圍巨鹿?!?/p>
大秦疆域圖再次出現(xiàn)在水鏡之中。
大秦君臣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之中。
——大秦,真的是二世而亡的嗎?
秦國盡起大軍四十余萬,六國援軍隔河相望莫敢近前,就問飛龍騎臉怎么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