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幾天后,望著將一百單八式伏虎掌使得熟練的袁楊兩人,崔秋山不經(jīng)感到了一絲汗顏。
遙想他當年拜師學藝時,這套掌法可是練了許久才能勉強打出,可袁楊二人練習不過兩三日便已經(jīng)達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當真是后生可畏啊。
“這套掌法奇正相生相克,每式又各有變化。掌勢一出,猶如猛虎下山般勢不可擋。”
此時楊錚和袁承志正在院子中對練,崔秋山在一旁進行指導。
“阿錚,你這招“虎嘯龍吟”練得還是不夠純熟,出手時還要再往下低三寸才對?!?/p>
楊錚聞言點了點頭,開始回憶剛才出手的方位。
“承志,怎么又忘了腳步?敵人不是木樁,不會等著接你這一掌!”
“知道了,崔大哥?!?/p>
本來按照孫仲壽等人的意見,是想讓兩人拜在崔秋山門下學武,可崔秋山自己卻不同意。他看出兩個孩子武學天賦遠非常人可及,自然不愿意誤人子弟。可能在朱安國等人眼里,崔秋山已經(jīng)算是一代高手了,但他自己清楚只要假以時日,這兩個孩子早晚能超過他。
伏虎掌一百單八招的變化,在于勾、撇、捺、劈、撕、打、崩、吐八大要訣,兩人武術(shù)套路已經(jīng)練得嫻熟,但于細微處還是有所不足。
兩人學得用心,崔秋山教的也興起,把自己多年的武學心得和經(jīng)驗也盡數(shù)教給他們。
“小心!我要出招了!”
崔秋山見兩人進步神速,一時心癢,起了考校的心思。
只見他凌空一躍,飛起一掌直擊楊錚肩部。雖然已收了八分力道,可他畢竟浸淫伏虎掌多年,驟然發(fā)難,聲勢倒也駭人。
楊錚雖慌不亂,見崔秋山來勢洶洶竟不躲閃,電光火石間使出一招“虎怒決蹯”迎向崔秋山腹間。崔秋山一驚,空中卸力收掌,翻轉(zhuǎn)一圈,正面踢在了楊錚雙掌上。
楊錚被這一腳踹得退后了有五六步,崔秋山則安然落地。
他暗贊一聲,好小子,有魄力!楊錚這招“虎怒決蹯”處理得極妙,他剛剛使出的那掌叫做“云虎飛縱”,是以上克下之法。出掌快如霹靂,極難躲避,一般沒見過這套掌法都會選擇硬接。但此時的楊錚學武不過數(shù)日,想要硬接這一掌簡直癡人說夢,如果剛剛真的硬接了這一招,恐怕就不是退后五六步那么簡單的了。
顯然楊錚也明白這點,所以他選擇取巧,以一招“虎怒決蹯”擊向了崔秋山小腹。這是“云虎飛縱”的空門,被擊實的話,輕則重傷,重則殞命。當然此時的楊錚沒有內(nèi)功傍身,使出這招也不過是花架子,根本傷不到崔秋山。
可如此一來,便顯得他落了下乘,崔秋山哪里肯依。所以他空中快速變招,放棄了攻擊楊錚肩部,轉(zhuǎn)而用腳接下了這招。
虎怒決蹯,招如其名。當機立斷,拿出勇氣和魄力做出決定,才能維護大局。
此時袁承志也反應過來,從一旁向崔秋山攻來。他和楊錚兩人一左一右,一個專攻上三路,一個獨挑下三路,用的又都是伏虎掌中的殺招,反正又傷不到崔秋山,索性毫無顧忌的盡情施展出來。
兩個小子,果真不同凡響,這么快就懂得舉一反三了?崔秋山一邊躲過兩人夾攻,一邊暗暗稱贊。
就這樣,三人圍繞伏虎掌開始見招拆招。崔秋山有心考量二人功底,自然是以守為主,任由二人施展,他應對自如。
片刻之后,袁楊二人開始力衰,二人畢竟年紀尚小,縱然崔秋山有心放水,體力這塊還是捉襟見肘。
最后,崔秋山以一招“龍盤虎踞”分別夾住二人攻勢結(jié)尾。
“好樣的,你們二人已將這套掌法熟記于心,進步之快超乎我的想象。以你們這等天份,日后的武學境界絕對遠在同齡人之上?!贝耷锷矫嫔幌玻芍缘目滟潈扇?。
袁承志面有得色,他畢竟少年心性,聽到幾位叔伯都推崇的崔秋山也認可他們,心中自然歡喜。
他轉(zhuǎn)頭看向楊錚,卻見楊錚古井無波,毫無欣喜之色,沉穩(wěn)有如山岳,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
他暗叫慚愧,大哥比自己尚且強出兩分,卻絲毫沒有得意,這種不驕不躁的作風遠非自己可比,自己還得向大哥看齊啊。
楊錚不知道袁承志心底又對自己增加了幾分崇拜,他只是單純覺得沒什么可驕傲的。這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崔秋山不過其中之一,自己和袁承志兩人聯(lián)手也沒碰到他皮毛,有什么可欣喜的?
既然轉(zhuǎn)世重生來到這個世界,自然就要成為天下第一,虛榮放縱之心萬不可有。崔秋山不過得過穆人清一些指點,就已經(jīng)是天下排得上號的高手了,那被人稱為“神劍仙猿”的穆人清又該是何等風采?
崔秋山見楊錚寵辱不驚,點了點頭。這世間的天才太多了,可武學的盡頭卻不是只用天份就能達到的。
考校過后,卻聽聞山下傳來金鼓喧鳴之聲,原來是有清兵進犯。
朱安國、孫仲壽等人拜托崔秋山照顧兩個孩子,自己等人率眾殺敵。
崔秋山臨危受命保護兩個孩子下山,一路上卻也遭遇了幾番風險。楊錚、袁承志也在與清兵作戰(zhàn)的過程中第一次見了血。
后來按照劇情發(fā)展,崔秋山與清兵作戰(zhàn)的過程中受傷中毒,袁承志替他吸出毒血。為了替崔秋山療傷,他當出了自己的銀項圈,結(jié)果被官兵發(fā)現(xiàn)。楊袁二人與清兵交戰(zhàn),被啞巴所救,他認出兩人使得是伏虎掌,帶他們?nèi)サ搅税泊竽锛依?,結(jié)識了安小慧。
楊錚看了安小慧一眼,算是個美人胚子,嬌小玲瓏的模樣在前世也算難得了。
三人年齡相仿,自然有諸多話題可談,短短數(shù)日已成為知心好友。不過安小慧明顯更親近袁承志,倒不是因為其他,而是與楊錚相比,她覺得袁承志才是自己的同齡人。
她總覺得楊錚有著不同于年齡的成熟,就像不怒自威的長兄,平日里總是更加敬重,但同樣也多了幾分拘束。
楊錚對此毫不在意,他整日沉浸在武學的世界里,無時無刻不在練功,沒有絲毫放松懈怠。兩世為人,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又哪里敢說能做出什么大事來。
后來安大娘的丈夫派人前來鬧事,兩人挺身而出救了安小慧,安大娘感激二人,讓啞巴帶兩人去華山找穆人清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