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子每頓還有個肉菜,可換成王氏當家,一開始肉菜變成了肉沫,再變成了肉星,最后更是油花兒都看不見。
吃的差也就算了,丫鬟婆子過年的新衣裳也被王氏省了。
用王氏的話來說,蘇家就靠著二老爺的俸祿過日子,又不是那顯貴之家,下人哪里能年年添新衣?
丫鬟婆子們聽到風聲,是好一頓咒罵。
那些年老的婆子們是上有老下有小,原想著添了新衣將舊衣送回家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她們怎會不惱?
那些丫鬟們更不必說,一個個都是十三四歲,長身子的年紀,去年的襖子到了今年再穿就短了半截,冷風只管袖口褲腿灌,冷的直哆嗦,哪里還有心思當差?
像往年年底的賞錢,那更是想都別想。
蘇元娘這日閑來無事去院子里賞雪,就聽見有兩個小丫鬟哆嗦著說起王氏的是非來:“……叫我說大夫人根本就不是當家這塊料,說是長房的燈每日亮到半夜,就這樣,大夫人對的賬來還老是出錯?!?/p>
另一個小丫鬟沖手心哈著氣道:“誰說不是了?雖說老太君去世多年,但每年給史家的年禮早早就送過去了,今年還是老太爺提醒了大夫人一聲,她這才想起來?!?/p>
“史家是老太君的娘家,每年三夫人備下禮是又厚又重,大夫人匆匆忙忙準備年禮,能有什么好東西?連燕窩都沒有,還是用銀耳代替的,史家知道了還當咱們家不愿與他們來往了咧!”
兩個小丫鬟湊在一起說的眼眶都紅了。
蘇元娘聽的心里也不是個滋味,她悄悄退了回去,更是勒令身邊的丫鬟萍兒不得將此事外傳。
蘇元娘一回去,就叫萍兒去大廚房取一碗雞湯回來。
萍兒去了好久這才怏怏回來,低聲道:“姑娘,大廚房沒有雞湯,說是大夫人說了,以后不到飯點,灶上的火都得滅了。”
如此,也能省些柴錢碳錢。
蘇元娘微微嘆了口氣。
并非她自己想喝雞湯,而是想給王氏送去。
王氏本就消瘦,這些日子更是累的是皮包骨。
她只身去了王氏房里,王氏正在算賬。
王氏手里拎著算盤,算來算去錢都不夠用,正想著從何處縮減些開支,一看見蘇原娘忙道:“元娘,你快來給娘出出主意,往年除夕宴都是十六個菜,需要這么多菜嗎?”
“我想著十二個菜就夠了,你看看減哪幾道好?”
蘇元娘見擱在桌上的飯菜都冷了,一道腌臘魚,一道菜心,還有一碗米飯。
她心里愈發(fā)不是滋味,要知道王氏可不準他們吃這些腌貨,從前王氏自己也是不吃的,說吃多了傷身子,如今她一把上前將王氏手中的算盤奪了下來:“娘,您可是又沒吃飯?您先歇歇吧!”
說著,她就吩咐宋嬤嬤道:“勞煩嬤嬤將菜送去小廚房熱一熱?!?/p>
宋嬤嬤面上有幾分猶豫。
王氏這才解釋道:“咱們長房人不多,我叫她們熄了小廚房的火?!?/p>
她這話說的是輕描淡寫。
蘇元娘卻是眼淚簌簌落了下來。
王氏嚇了一大跳,連忙給她擦眼淚:“我兒,你這是怎么了?”
“可是府中有人欺負你了?”
自丈夫死后,四個孩子就是她的命根子。
蘇元娘哭哭啼啼道:“娘這是做什么?當初三嬸娘為了方便咱們,專程在長房設了小廚房,您說不需要?!?/p>
“不需要就不需要吧,如今兩個弟弟正是念書的關鍵時候,明年就要參加縣試,難不成夜里餓了想喝碗雞湯都沒處熱嗎?”
“您養(yǎng)尊處優(yōu)半輩子,哪里是管家的料?不如就將這管家之權交給三嬸娘吧!”
王氏先是一愣,繼而是淚如雨下,嚎啕大哭起來:“我這么辛苦都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能夠說一門好親事?”
“可你倒好,胳膊肘竟往外拐……”
淚水漣漣的母女兩個是不歡而散。
這件事很快傳到程氏耳朵里去了。
她聽說這件事時正在喂蘇轍吃肉糊糊,也不知是這幾日落了雪天氣愈發(fā)冷了的緣故,還是每日王氏前去正院請安時都提起故去丈夫的緣故,蘇老太爺病了。
好在蘇老太爺得的并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尋常風寒,但程氏這幾日卻不敢將蘇轍再送過去。
小孩子體弱,若是過了病氣就麻煩了。
最高興的就數蘇軾了,每次去書房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捏捏蘇轍的小胖臉,回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親蘇轍的小胖臉。
惹得蘇轍很怕自己臉上口水沾的多了會長蘚。
如今蘇轍一口一勺肉糊糊,吃的是開心極了,小耳朵恨不得豎起來聽常嬤嬤說八卦:“……這幾日大概是大姑娘與大夫人吵嘴了,從前大姑娘都是陪著大夫人一同去正院給老太爺請安的,如今卻是一前一后。”
“奴婢差人打聽了一二,知道大姑娘勸說大夫人不再管家,大夫人卻不答應?!?/p>
蘇轍張大嘴巴,又是一口肉糊糊下肚。
他忍不住想,自己這個大姐姐看起來斯斯文文,沒想到倒是挺有主見的。
程氏也是這般想的:“人活著就為了爭一口氣,可也得看看這口氣爭的值不值當,若將自己身子都賠進去,實在是劃不來。”
不光是下人們叫苦連天,連她都覺得府中的伙食差了一大截。
如今羊肉貴豬肉賤,自王氏當家后,她再沒吃過羊肉。
沒有羊肉也就罷了,頓頓都離不開豬肉,偏偏還是那等七分肥三分瘦的豬肉,每次吃飯時蘇軾的嘴巴撅的都能掛起油壺來。
從前府中主子很少用葷油,三房用的是菜籽油,蘇老太爺那兒用的是芝麻油,可如今齊刷刷換成了豬油。
從大廚房到三房的距離并不近,天一冷,菜送過來里頭的豬油都凝固了,別說王氏瘦了,就連蘇洵與程氏都瘦了。
宋嬤嬤也跟著連連搖頭:“真是可憐了大姑娘。”
“大夫人帶著大姑娘他們回來,原是想給大姑娘說一門好親事,如今光顧著府中這些事兒,大姑娘的親事還沒影子了……”
連蘇轍都覺得王氏這是本末倒置。
他覺得這件事與自己沒多大關系,畢竟一樁樁在蘇軾看來仿佛天塌了的事與他毫無相干,誰叫他每頓只能吃肉糊糊?
但一日日下來,他發(fā)現蘇軾真的一不折不扣小吃貨。
因蘇老太爺的病,所以年前蘇轍就每日呆在三房,見蘇軾每日啟蒙回來嘴里就叫著餓,一口氣能吃上兩個諸色夾子。
夾子是宋代特有的小吃,用筍或藕或茄子切成連刀片,里頭夾上肉,蒸了或炸了吃。
蘇軾要求極高,就喜歡吃羊肉餡的,偏偏還要吃三分肥七分瘦的羊肉餡的夾子,更是要吃現蒸或現炸的,若是誰敢拿熱過的夾子糊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