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謠言止于智者,可是也只止于智者。懶人聽書nren9.
對于村中的婦人、閑漢來說鄭長生可不認(rèn)為他們是什么智者。
人們誤會母親,作為兒子,當(dāng)然要出面澄清。
可是怎么澄清是一門學(xué)問,你如果巴巴的上去給人家理論,那定被人詬病,說不定對母親名聲更不好,苛待甚至是虐待小七的罪名更是坐實在母親頭上了。
鄭家小院一開門,小七一身新衣,紅頭繩,千層底的繡花鞋,手里拿著一把瓜子,邊走邊磕。
少爺讓她去老族長家送二兩胡麻油,她聞了聞,可真香,這是夫人李秀英從集市的胡記油坊打來的。
胡麻油顧名思義就是用胡麻榨出來的油,拌個小涼菜最是爽口。
老族長家在村子西頭,而鄭長生家在村子?xùn)|頭,要通過村中的大路方能到。
小七不明就里,沿途走來,不知羨煞多少人的眼球。
“嘖嘖......這小妮子長的可真是水靈,真是人靠衣裝,佛憑金裝啊?!?/p>
“你可拉倒吧,還是人家生的好,就你家的邋遢黃毛丫頭,換上這身衣服也難看?!?/p>
“呀......呀......老娘給你拼了......”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你見過被苛待的丫頭,養(yǎng)的白白嫩嫩的,穿的溜光水滑的,收拾的干干凈凈的?
比地主家的少爺小姐穿的都漂亮,這要說苛待從何說起?
不過也就有那戇頭,“切,說不定是人家故意穿出來叫你看的,回到家還不定是什么樣呢?!?/p>
“是嗎?......”
新的謠言又起,鄭長生納悶了,這些人怎么就那么的愛嚼舌頭根子呢?
鄭長生邀請了很多小伙伴來家里耍子。玩起游戲來,當(dāng)然少不了小七。
一天,兩天,三天,天天......
李秀英此時對兒子是言聽計從,只要兒子開口,她無不應(yīng)允,看著兒子開心的成長,她心里樂開了花。
漫說就是兒子在院子里跟小伙伴玩耍,就是兒子把院子拆了她也沒有二話。
這次鄭長生被拐,給她帶來的陰影太大了。
所以只要兒子在她的視線范圍內(nèi),怎么耍都行,一刻找不見兒子,她都心慌的厲害。
不過兒子還是懂事的,并不是一味的玩。
而是早早的就起床讀書,他是讀累了才下午跟小伙伴耍一會兒的。
小孩子們最是天真可愛,又不會撒謊。
回到家里,家大人肯定問去哪玩了類似的問題。
于是,之前的那些謠言不攻自破。
好事者,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只要鄭家發(fā)生的事情,他們都津津樂道的。
就比如鄭長生家殺了一只雞,
“鄭家娘子庖廚的手藝可真不賴,那香味能傳出十里地去。”
又比如今兒李秀英從集市上扯回來一些綢緞,這是兒子說從老族長送的書中看到,說是內(nèi)衣和棉被用綢緞做,柔軟、透氣、不傷身體。
其實是鄭長生有點受不了粗麻布的貼身衣料,磨的身子疼。
可是村里的閑言碎語又來了,“喲,他嬸子你知道不知道,鄭家娘子給生哥兒養(yǎng)了個童養(yǎng)媳?”
“就那叫小七的丫頭?怎么可能呢,那是丫頭,伺候生哥兒的人?!?/p>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說你傻你還別裝天真。我可是聽說了鄭家娘子,連綢緞都扯回來做被子了,這是要準(zhǔn)備給生哥兒圓房的架勢啊。”
“???生哥兒才多大啊就圓房?你還別說,這可真是個奇聞,三嫂還不知道,我得給她嘮嘮去。”
......
鄭長生欲哭無淚,這都是哪跟哪兒啊,這些人說話都不過腦子的。
第二天,鄭長生跟狗蛋、老三帶著大黃狗在村里溜達(dá)。
他故意的把扣子松開幾顆,露出里面新做的綢子內(nèi)衣。你還別說,母親的手藝真是不賴,在加上布料也舒服,穿到身上渾身都通透。
顯擺了一圈,并且有意無意的把之前給母親說的話,說給村中人聽。
哦,原來是鄭家娘子疼兒子啊,此謠言自然平息。
可是村中的閑漢、婆子們呼啦又把他包圍了......
鄭長生發(fā)誓,以后再也不穿開襠褲了。
無他,也不知道是誰說的,摸了神童的小雀雀,就能給自家的孩子粘到才氣。
他是叉著腿,狼狽的逃回家的,速度快的以至于大黃狗都沒追上。
摸就摸唄,可是有的用揪的,都腫了......
終于此事,驚動了老族長。
盛怒之下的老老族長鄭三旺,見了閑漢、婆子們,大腳就直接奔過去,一通連踹帶打。
“都他媽閑的......”
可不是,一點都沒錯,就是閑的。
十月底的鄉(xiāng)村,沒有什么娛樂活動,也沒有別的賺錢養(yǎng)家的營生,莊稼活也沒有,他們聚在一起除了張家長李家短的,還能做什么?
哎,無知啊,守著金山餓肚子。
這漫山遍野的菊花,采摘下來,陰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曬干,賣給中藥店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啊。
鄭長生為了村中沒那么多閑漢,沒那么多嚼舌頭的人,于是央求母親,讓母親出面找老族長。
讓他老人家開口組織大家都上山采摘菊花,然后他們家收購。
初始李秀英哪里肯干,家里雖然說是有點錢,可那是攢著給兒子用的,怎么能胡亂的收購菊花這勞什子。
當(dāng)鄭長生把老族長送的書,拿給母親看的時候,李秀英心動了。
書中記載菊花的藥用功效為:散風(fēng)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是上好的中藥材。
李秀英呆呆的看著兒子,捧著兒子的小臉就是一頓啃。
哈哈,我兒真不愧是神童,這又給家里舔了一條來錢的道。
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可真不假,讀書有學(xué)問就是不一樣,平常都爛到地里的野菊花竟然也能賣錢,尋常人哪里會知曉這些?
說干就干,李秀英套上騾車就去了金寧縣,上好的野山菊十個銅錢一斤,跟懸濟(jì)藥鋪的齊掌柜談妥了價碼。
回程的路上,李秀英看著這漫山遍野的菊花眼都冒光,這都是錢吶!這都是將來給兒子贊的老婆本??!
老娘的兒子將來是要考取功名,君前奏對的大人物。
婚事可不能馬虎,怎么著也得娶個官家的小姐不是?
手里沒錢那怎么行,讓媳婦家壓一頭豈不是讓人家笑話。
她暗暗的下定決心,在苦在累也不能讓兒子以后的日子不好過,賺錢,老娘要拼命的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