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匈奴滅了,就該成家了?!?/p>
【巧的是兵仙也是被秦二那句話鼓舞,才對打算給他做媒的李信說出“未能封王,何以成家”。】
【現(xiàn)在看完全就是情話對仗!】
【匈奴設郡后丈量完土地,韓信的軍功也足以封王?!?/p>
【什么叫絕配,這就叫絕配!】
【按秦朝當時的平均結婚年齡來算,秦二和韓信都是大齡未婚青年?!?/p>
【可惜兩人聚少離多,婚后不久秦二就對西域用兵,韓信又是數(shù)年不歸,依舊只能寫信聯(lián)系。】
【打完西域還有超級多國家,要不是火車的發(fā)明,我懷疑他倆這輩子都見不上面?!?/p>
看來是為了堵臣子催婚的嘴,她就借用了霍小將軍的名言。
不過有她在的世界,本就不會給霍去病說這句話的機會。
最令嬴云曼驚喜的不是滅了多少國家,而是火車居然在她有生之年出現(xiàn)了!
她雖然是理科生,但大學專業(yè)跟輕重工業(yè)都沒什么關系。
以至于連個玻璃她都造不出來,更遑論蒸汽機。
她也就知道一個開水壺蒸汽原理,元素周期表上的字母忘得差不多了、物理就記得點速度和密度的公式。
??沒錯,初中級別的她都沒記清。
能助力科技進步多少,嬴云曼完全沒有把握。
先前她的保守目標是把科技樹推到火藥,然后留一個火藥不能只用來造煙花的祖訓。
蒸汽火車是想都不敢想。
嬴云曼再怎么把學識還給物化老師,也知道火車需要大量的優(yōu)質鋼材。
不是秦朝還不能冶鐵,事實上早在大秦一統(tǒng)之前,就已經有鐵鍋的存在,說明冶鐵技術有發(fā)展。
但鐵鍋沒能普及,就足以說明這發(fā)展有但不多。
這種情況下她怎么敢做蒸汽火車的美夢。
如今看來,卻是她遠遠低估了人類在知道方向時、能爆發(fā)出怎樣恐怖的研發(fā)潛力。
嬴云曼一怔。
她突然意識到工業(yè)革命就是在短短幾十年里讓華夏淪為落后的農耕文明。
那還是在不知道正確方向的前提下。
………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何等氣魄的宣言!
只不過此話背后似乎是對匈奴的徹骨仇恨。
蒙恬想了片刻,先是理解為公主“曾”在上郡待過不短的時間,可能親眼目睹匈奴對大秦子民的屠戮,故而恨極匈奴。
但很快他就看到“打完西域還有超級多國家”。
這些總不能都得罪了公主。
大秦若要攻打西域,最短行軍路線是經過月氏。
所以月氏該不會已經……
蒙恬仿佛見到了阿父口中的那位年輕的陛下。
………
能想到蒙恬所想的不在少數(shù)。
先前天幕雖然也提到幾個國家,但都是描述其吃食,以至于很多人不確定秦二的態(tài)度。
說不定是通過商路獲取呢?
現(xiàn)在答案確定了。
都罵始皇帝嗜血好戰(zhàn),秦軍如虎狼。
好了,接下來大秦即將迎來的秦二世,她將比始皇帝更加尚武更加好戰(zhàn)!
始皇帝滅六國,可以解釋為一統(tǒng)周王朝覆滅后分裂的九州,這秦二攻打別的國家完全沒有理由!
匈奴還能說有世仇,西域、還有那些聽都沒聽說過的國家是怎么回事?
武將或許會覺得不妥,但在軍功與封王的誘惑面前,他們選擇緘默。
………
“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秦二世何以至此?。 ?/p>
這下就連最尚武的兵家都有人坐不住,有老者收攏兵書,急急忙忙啟程前往咸陽。
早就沉寂的墨家主張“非攻”,現(xiàn)任巨子張行看著天幕半晌說不出話。
當初七國混戰(zhàn),有部分墨家弟子認為“非攻”在七國亂世下不可能實現(xiàn),決定幫助秦國一統(tǒng)天下,墨家自此三分。
最終秦墨助大秦一統(tǒng)天下,三墨再度合一,卻不再受始皇帝重用,只能流落民間踐行墨家思想。
現(xiàn)在看來秦墨大錯特錯,即便神州一統(tǒng),也改變不了虎狼之秦的嗜血本質。
“走吧,我們去咸陽。”
最終張行決定收攏門下弟子,一道前往咸陽。
若秦二不肯收手,一定要再起無謂的戰(zhàn)事,他作為墨家巨子就只能舍身行道。
之前還為綱常吵得不可開交的儒家再度達成一致:
以至仁伐至不仁。
秦二對匈奴用兵,是以至仁伐至不仁。
她對西域及更多國家用兵,那是以至不仁伐至仁!
勸,必須勸!以身殉道也得去勸!
勸不住秦二,那就勸始皇帝!
在秦二的對比下,一統(tǒng)六國后也就三征百越的始皇帝都顯得好說話了。
順應自然的道家賢者議論片刻,得出結論:秦二所為又何嘗不是一種自然?
道家式微,實在沒必要趟這趟渾水。
法家。
法家主張以律法治國,對戰(zhàn)爭沒有主張。
以及誰是陛下,誰就是對的。
………
大秦黔首們也發(fā)覺不對勁了。
“二世如此好戰(zhàn),會不會大舉兵役……”
“在匈奴一人戰(zhàn)死,直系血親永免徭役。”
黔首們學識不多,但他們深深記得與他們利益攸關的徭役。
原本的惶恐逐漸轉變?yōu)閳远ǖ目駸帷?/p>
為后代計!
………
張良叫停車夫,下車后顧不得地上泥濘,拾起一根樹枝就在泥地上劃下字跡。
正是簡化后的文字。
在絕大多數(shù)人都只能“理解”天幕文字的時候,張良已默默背記下字形與符號,融入自身學識之中。
他劃下的正是天幕提及的文治:
20年,免除口賦、算賦、戶賦;
26年,滅匈奴;
27年(?),伐西域;
37年,免除徭役。
…
秦二世究竟是如何維持住攻伐諸國的龐大支出?
驀然,張良手中的樹枝折斷。
………
火車是什么?
澆灌火油的戰(zhàn)車?
沒離開過淮陰不知天地之廣袤,韓信暫時無法意識到阻礙他和秦二見面的是路程而不是敵軍。
他不在乎秦二的征伐仁不仁。
秦二是君,是否征伐由她決定。
他是臣,只做忠君之事。
【有火車也沒聚上幾次,漫星什么都好,就是相聚太少,婚前婚后都靠寫信交流?!?/p>
【所以秦二為什么熱衷于滅國?政哥的遺傳?】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秦二:真奇怪,我大秦帝國之側怎么總是刷新別的國家?!?/p>
【別玩梗啊,我是真想知道!】
【這個一時半會說不清啊,真要解釋完就不是漫星帖要變成秦二的個人帖了?!?/p>
【給你個鏈接,這個帖子有非常詳細的解釋。】
【?站內鏈接?】
陳平同樣不在乎君王是否好戰(zhàn)。
只要秦二不對臣子下手,對于陳平來說那就是好君王。
愿意重用有才能的人,那就是圣明的君王!
從韓信一路作死還能成為帝夫的經歷來看,秦二對有才能的臣子極其寬容。
陳平自認才能不低,且在還沒拜見秦二時他就已經得到認可:
名列地榜!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從這句話,陳平已模糊推測出秦二好戰(zhàn)的理由。
秦二認為天下人都是有機會就要反她,同理可得:她也認為鄰國有機會就會攻伐大秦。
既然如此,那便趁敵弱我強之際率先下手。
這樣的理由未免有些牽強,但對于一位多疑的君王、一位得兵仙輔佐的多疑君王,這個理由似乎已經足夠了。
………
扶蘇猶豫著要不要出言勸解。
若是以往,他必然已經站出來讓嬴云曼三思。
畢竟他連暴怒的始皇帝都敢勸。
主打一個頭鐵。
但他因遵從儒家的孝道,致使手足被胡亥屠戮之事對他打擊太大。
最終,被儒學荼毒幾十年的思想還是占了上風。
愚孝或許有錯,但仁政不會錯。
免除徭役是仁政、降低刑罰是仁政,但這肆意攻伐他國,實非明君所為。
“阿妹……”
然而扶蘇才剛起頭就被打斷,正是嬴云曼的宮女蒹葭抱著竹簡拜見。
內侍檢查后呈交始皇帝。
嬴政打開竹簡,看到文字就給合上了。
再度被極具壓迫感的目光注視,嬴云曼不緊不慢地解釋:
“阿父,名單只有這份簡化字的版本,可由兒臣誦讀?!?/p>
刻小篆版本不是不行,但既浪費時間還不好保密。
你要問她為什么不早點跟祖龍解釋?
問就是忘了。
她總不能說是想撩撩虎須、試探一下政哥對她的忍耐度吧。
蒹葭送完東西就退下,繼續(xù)在章臺宮外等候。
或許是她勸公主對兵仙過河拆橋的“履歷”過于驚人,其他等候在此的宮人都對她肅然起敬退避三舍。
………
嬴陰?心疼阿妹。
她是最受始皇帝重視的公主,甚至早就擁有一枚屬于自己的私印。
但云曼不同,她因“不祥”獨自在昭陽宮長大。
若不是天幕的出現(xiàn),云曼有可能終其一生都未見過阿父。
胡亥嗜殺成性,更是讓云曼小小年紀就失去所有至親。
與韓信兩情相悅,卻是聚少離多。
“那些國家是怎么回事!為何都在大秦附近,讓阿妹與韓信不得相聚!”
嬴陰?的帝婿沉默好半晌,才小聲提醒:
“西域并不與大秦相鄰,其他未曾聽聞的國家許是更遠?!?/p>
嬴陰?不解:“天幕分明說了,是這些國家成為‘臥榻之側’,阿妹才對他們用兵。”
阿妹那么可憐的孩子,怎么會有錯呢?
帝婿解釋得盡量委婉:“吞并匈奴之后,西域便與大秦相鄰了。”
“果然是西域的錯!”
嬴陰?聽出了丈夫的言外之意,但儒家都說了親親相隱。
她不幫阿妹說話、難道幫不認識的西域嗎?
………
天幕的箭矢再次移動。
嬴云曼很感謝這個詢問滅國緣由的網友。
這漫星帖都說到結婚了,接下來就得是婚后的通信。
她都不敢想婚后她會跟韓信說些什么東西。
至于有火車也沒見上幾次,嬴云曼能猜出原因:
一是蒸汽火車出現(xiàn)的時間肯定很晚。
二則沒有現(xiàn)代的基建能力,鐵路大概率是一小段一小段,并不能直達咸陽??
逢山遇河都會截斷鐵路。
新帖子出現(xiàn)后,箭頭變成上下雙箭頭。
雖然圖標有所不同,但不難認出這是自動下滑。
下滑速度調得相當慢,嬴云曼猜測電腦主人手上還有別的事情在做,所以沒空操控。
【秦二的華夏論??從百家大議開始說起?!?/p>
【秦歷18年春巴蜀歸秦,秦二打算在次年對匈奴用兵。但經歷數(shù)年內戰(zhàn)的大秦滿目瘡痍,百姓亟需休養(yǎng)生息,朝堂內外都反對再起戰(zhàn)事?!?/p>
【四月,秦二以編訂教科書為由宣告天下:于八月在咸陽召開百家大議?!?/p>
【這場大議將決定以怎樣的教材為大秦學子啟蒙,事關學派存亡續(xù)絕,諸子百家云集咸陽?!?/p>
【八月初一,秦二拋出議題: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德無才,哪種君王對華夏的危害最大?】
【在誹謗罪被取消不久的大秦,討論這種議題有著極大的風險?!?/p>
【我解釋一下:誹謗罪在古代指的是指責君王或朝政,不是現(xiàn)在的造謠。】
【假如這是秦二在釣魚執(zhí)法,參與大議的人都得死?!?/p>
【所以來咸陽的學派很多,敢發(fā)言的卻不多?!?/p>
【命運的饋贈只眷顧勇士,自此以后大秦只有十六個學派?!?/p>
【儒家的勇士最多,一家的數(shù)量能抵過其他十五家之和?!?/p>
【主要法家法不上君王,唯一一個發(fā)言的我都懷疑那是秦二逼他的?!?/p>
【不發(fā)言的學派都不得進教科書,秦二總不能看著法家死,不然沒法治國了?!?/p>
【別查資料,大家猜猜各家都是怎么給這三種君王排序的?】
百家動容。
不管他們怎么看待秦二的好戰(zhàn)。
但秦二居然廢除了誹謗罪!
仁君和暴君明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君王,但偏偏秦二同時占據兩種狀態(tài)??
文治上是比肩堯舜的仁君,武功上是前所未有的暴君!
百家大議。
目前除了法儒兵,其他各家都得提心吊膽。
法儒是天幕提過他們,兵家??秦二用兵如此頻繁,怎么也不可能看著兵家消亡。
雖說此時還未有百家大議。
可如若秦二以天幕之上不敢議論君王為由,故而認定這一學派沒有資格傳承,誰又能反駁?
甚至都不用秦二出手,天下黔首看到這個學派如此懦弱,難道還會愿意拜入嗎?
………
叔孫通大喜!
他最擔憂的就是儒學傳承,如今看來可以放心了。
秦二雖然不喜儒家男尊女卑之說,卻沒有因此打壓儒學。
她果然是文治上的圣君!
叔孫通示意弟子們停止爭吵。
先前他提醒他們在確定秦二好戰(zhàn)的緣由之前不得擅自加以指責,于是弟子們又繼續(xù)就綱常問題爭論。
“你們會如何為這三種君王排序?不得以古非今?!?/p>
誹謗罪仍在,叔孫通依舊謹言慎行。
………
“儒家人多,是因為他們內訌的學派多!”
兵家老者切中要害。
像兵家這種以戰(zhàn)績說話的學派,內部怎么也不可能分類出幾十種截然不同的理論。
哪像儒家??性惡論與性善論就是針鋒相對。
諸子百家不可能讓弟子都冒著殉道的風險去闡述同樣的觀點。
唯有觀點有異時,才會出現(xiàn)人數(shù)多的情況!
………
墨家張行最在意的還是好戰(zhàn)的問題。
朝堂內外都反對的情況下,秦二還是對匈奴用兵了!
不過后世人將百家大議與用兵一事并提,難道二者間有什么關聯(lián)?
………
“你不該允許百家妄議君王。”
嬴政皺起眉頭,他發(fā)覺秦二所為將極大削弱君王的權威。
“可只有如此,才能說服朝堂內外對匈奴用兵?!?/p>
嬴云曼這句話令眾人再度審視天幕。
秦二要通過這個議題解釋用兵的緣由?
嬴政沒有追問,而是沉思起來。
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德無才。
對應的是史上哪些君王?
【拋開秦二那段影響深遠的闡述,我怎么覺得百家都得說無才無德危害最大,充其量給的理由不同?】
【這你就錯了,儒家大部分都認為有才無德的君王危害最大?!?/p>
【???同學派的人排得都不一樣?】
【秦二拿出來鎮(zhèn)場子的議題怎么可能簡單,你要是買一本《百家大議》,就會發(fā)現(xiàn)敢上臺賭命的人不僅三種排序都有,給的理由還都很有說服力?!?/p>
【除了法家,他純湊人頭,擱那瞎編?!?/p>
【別人都引經據典,怕聽眾聽不懂還指名道姓把君王干過的壞事描述一遍,再解釋為何這種君王危害最大,就法家例子都不敢舉?!?/p>
【當時的咸陽聽眾都給聽懵了,不知道該信誰家的主張。】
李斯很理解這名被公主逼著上臺評議君王的法家弟子。
法家都把指責君王該被棄市寫進秦律了,怎么可能自己去指責哪種君王對華夏的危害最大?
等等。
華夏?
李斯突然發(fā)現(xiàn)公主的議題是危害華夏,而不是危害國家。
莫名的寒意驟然席卷。
………
秦二影響深遠的闡述?
張良等著看秦二如何說服朝堂內外對匈奴用兵。
既然巴蜀歸秦,他必然就在朝堂之中。
別說內戰(zhàn)后滿目瘡痍的大秦,就算是現(xiàn)在,他也不認可對匈奴用兵。
知道會贏也不認可。
【說是三種排序都有,爭議點主要還是集中在無才無德和有才無德,像名家選有德無才就是純抬杠。】
【名家:拋開事實不談,難道我的邏輯有問題嗎?】
名家喜笑顏開。
天幕有名啊!
對于出過“白馬非馬”著名命題的學派,名家本來就不在乎好名聲。
有名聲就行。
有名聲意味著學說沒有斷絕。
【最后抬杠的贏了是最離譜的?!?/p>
【秦二殺死了這場比賽。】
【也不能說嬴吧,秦二辦的是大議又不是比賽,名家也不是教科書里占比最高的?!?/p>
秦二殺了十六學派發(fā)言的人?
百家嚇了一跳,但很快就反應過來秦二沒必要這么做。
難道是秦二以君王的身份咬定有德無才的君王危害最大?
這么做有意義嗎?
【八月五日,由于沒人再申請闡述主張,秦二親臨會場?!?/p>
【她的開場白是:有才無德,我;無德無才,胡亥;有德無才,扶蘇?!?/p>
【直接給選有才無德的人干懵了。】
【不愧是有楚國血脈的君王!】
【楚熊渠:我蠻夷也!】
【秦二:我無德?!?/p>
【不能說大同小異,只能說一模一樣?!?/p>
【小良子應該也懵了,畢竟他先前因秦二要對匈奴起戰(zhàn)事指責她無德,轉頭秦二當著數(shù)千咸陽百姓說自己無德?!?/p>
楚國血脈……
項梁愣了半晌。
他還真沒想過這一點。
秦昭襄王之母是楚國羋月,秦莊襄王之母是楚國夏姬。
這么算下來秦二還真有楚國血脈。
項梁此刻竟然感到一絲欣慰。
這主要是他已經被迫放棄復國,還不得不勸說項羽歸秦。
………
扶蘇臉色煞白。
他不如胡亥?
之前天幕指責他比胡亥蠢,他認了。
他的自盡致使血親被胡亥屠戮。
但他無法接受這樣的指責:
即便他沒有自盡,成為君王之后的他也不如胡亥。
“阿妹,大兄必不會像胡亥那般暴虐!”
扶蘇友愛弟妹,除了嬴云曼居住得太偏遠、胡亥狼子野心之外,其他手足都對扶蘇極為敬愛,嬴陽滋無法視而不見。
嬴政確實對扶蘇失望透頂,但他也無法接受秦二的說辭。
??按秦二的說法,他選扶蘇為繼承人還不如選胡亥?
嬴云曼猜到了三種君王指自己和扶蘇胡亥,自然早就準備好說辭。
“大兄是君子,但不是合格的君王。”
她只能這么說,不是不能詭辯,而是論壇絕對會拆臺。
那就沒辦法了。
“即便不合格,那也不會比胡亥差?!辟栕踢€是無法接受。
嬴云曼沉默著看向天幕。
在場眾人明白她的意思:她不會改口,也不打算解釋,天幕會替她說明緣由。
………
“秦二世怎么會無德?她會是圣皇啊!”
黔首們最不能理解的反而是這個。
“是張良先指責秦二無德?!?/p>
“張良憑什么……謀圣張良?”
一邊是圣皇,一邊是為黔首做了太多事的千古謀圣。
黔首們風中凌亂。
………
張良閉了閉眼。
怎么會有秦二這種君王?
楚國果真蠻夷也!
當著數(shù)千咸陽百姓……這會場竟然允許百姓觀看。
難怪百家引經據典時需要先解釋經典。
等放下私人感情,張良也察覺最明顯的違和之處。
秦二認為扶蘇的危害甚于胡亥?
【最懵的其實是儒家,他們那會可一直宣稱如若扶蘇繼位必然勝過秦二,連數(shù)年內戰(zhàn)都不會起?!?/p>
【扶蘇崇儒啊,儒家不捧他捧誰?】
【秦二廢除誹謗罪的時候就應該附加前提:對儒家繼續(xù)起效?!?/p>
【所以就有儒家的人質疑秦二說扶蘇不如胡亥是出于私憤?!?/p>
叔孫通眼前一黑。
關于有一群沒有腦子的“友”是怎樣的體驗。
儒家還能繼續(xù)存在,真得感激秦二有圣皇的懷仁之心。
若秦二如始皇帝那般殘暴專制,儒家的下場會是怎樣的凄慘?
扶蘇若是活著,儒家維護他也就罷了!
拿已經死去的扶蘇和現(xiàn)任帝王作比較,還覺得前者更優(yōu)?
還敢當面質疑秦二?
………
扶蘇希望云曼是出于私憤才這么說。
看到儒家宣稱秦二不如自己,扶蘇就感覺到了強烈的違和感。
就算云曼過于好戰(zhàn),她的文治又豈是他所能并論?
嬴陽滋縮了縮頭。
看儒家宣稱云曼不如大兄,她就已經能理解云曼為何要說大兄不如胡亥了。
嬴政不這么看。
貶低扶蘇不能助秦二說服臣民對匈奴用兵。
但僅憑儒家以扶蘇貶秦二,嬴政就已經怒意難抑??
腐儒該殺!
【然后就被秦二照臉抽。】
【“胡亥無才無德,最多不過是讓大秦二世亡國;而被你們儒家愚弄的扶蘇,卻能讓華夏亡族滅種?!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