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公元前995年——前922年昭王伐楚,喪六師于漢,王溺水而亡。穆王西巡狩,頒呂刑,百歲而卒。
周康王死時把王位傳給兒子周昭王。他交給兒子的是一個既無內憂又無外患的國家。但王朝到了周昭王手上開始走下坡路。
昭王任上就干了一件大事:伐楚。結果兵敗身亡。
西周為什么跟楚國打起來了不得而知。有說法是周昭王想開疆擴土。有說法是楚國惱怒周王輕慢,拒絕再向周王稱臣納貢?;蛘邇烧呒娑兄?。
楚國我們前面提過,只不過是一個蝦兵蟹將級的小諸侯子爵。
按照《周禮》,子爵封地百里。但是這說的是上限,不是實封。按照孟子的說法:“公侯皆封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子爵的封地只有五十里。如果以后又立新功再加封。但不管加封多少次,只要還待在子爵這一級,就不能超過百里。
姜太公最初封國也不過百里。孟子說:“太公始封地也,亦為方百里也”。但后來“三監(jiān)之亂”、“周公東征”時,姜太公又立了大功,得到加封。從黃河到東海,其間諸侯、官員都歸他管。姜太公在戰(zhàn)爭中占領的東夷方國也歸他所有。齊國的疆土“更方五百里”。“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
楚國對周朝來說寸功未立,肯定不會有加封。所以楚國不過是一個封地五十里的小國而已。
不過,楚國既然已經跟周朝翻臉,肯定也不會再遵守周朝的法度。這些年不斷擴張,楚國的疆土肯定早已突破五十里的上限。
另外,按照周朝制度,公侯能夠擁有三師編制的軍隊;伯爵能夠擁有兩師軍隊;子爵男爵只允許擁有一師的軍隊。一師軍隊2500人。而西周王朝有多少軍隊呢?至少十四個師?!拔髁鶐煛瘪v守鎬京,是周王的御林軍?!耙蟀藥煛瘪v守中原,監(jiān)視原商朝的疆土。楚國敢跟周王朝叫板,實力肯定不容小覷。楚國肯定在突破疆土限制的同時也突破了軍隊數(shù)的限制。否則周昭王也不至于御駕親征,全起最精銳的西六師去打楚國。
楚君熊繹在中原受到冷遇后對朝貢周王朝不再積極,悶頭發(fā)展自己的實力。經過熊繹和他的子孫的努力,楚國現(xiàn)在已經成為漢水流域的強國。
別看楚國在中原受歧視,回到南蠻之地卻倍受尊敬。楚人來自中原,南遷時把中原的文化和農耕技術也帶到南方。和當?shù)厝讼啾龋说奈幕胶图夹g水平高出一大截。楚人在南方就相當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憑借技術優(yōu)勢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楚人在荒蠻的南方發(fā)展很快,被周邊南蠻部落奉為老大。楚國也想開了,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與其在中原當孫子還不如留在南蠻當爺。楚國索性不再搭理周王室自由發(fā)展。
或者是楚國停止朝貢惹惱了周昭王,或是楚國發(fā)展迅速讓周昭王感受到威脅,周昭王決定給楚國一些顏色看看。
按照《竹書紀年》記載:“王(指周昭王)即位,復設象魏”。也就是公開展示法律。
周康王推行周禮,對諸侯實行懷柔政策,盡量不訴諸冷酷的法律?!疤七w于晉,作宮而美,王使人讓之”。唐國南遷建立晉國,修造的宮殿超標??低踔皇桥扇巳ヅu他,并沒有做出更激烈的反應。當然,他的懷柔政策也造成姑息遷就的后果。楚國不再朝貢,恣意擴張,也沒有受到懲罰。
周昭王上臺后決定依法治國。誰敢觸犯法律誰就要受到懲罰。他倒不在乎楚國進貢的那一點茅草,而是不能容忍楚國對周王室傲慢的態(tài)度。朝貢代表著臣服。拒絕朝貢就意味反叛。一個蝦米級的子爵都敢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會引起其他諸侯效仿。
周昭王決定討伐,以儆效尤。他親率六師軍隊南下討伐楚國。
楚國發(fā)展再快也不可能跟周朝匹敵。對付一個小小的楚國應該用不著動用這么多軍隊。周昭王之所以如此肯定是想借討伐楚國之機征服整個南方,進一步擴大周朝的版圖。
周軍南征勢如破竹。南蠻部落望風而降。楚國也跑來謝罪。周昭王決定再給楚國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在得到楚君朝貢的保證后撤兵回國。
周軍撤走了,楚國好了傷疤忘了疼還是不肯朝貢。周昭王大怒,三年后又親帥六師前來討伐。結果軍隊渡漢水的時候,“天大曀([yi]陰沉),雉兔皆震,喪六師于漢”。對于天象異常,野雞野兔都炸了窩,很多人傾向于發(fā)生了大地震。正在渡河的周軍葬身漢水。
周昭王也不幸做了落水鬼。
有人說是當?shù)厝嗽谥苷淹醯亩纱献隽耸帜_。也有人說是橋塌了。甭管哪種死法,總之周昭王“伐楚不歸”,“卒于江上”。
周昭王死了事小,六師沒了事大。周王朝的軍事力量一下少了一半。諸侯開始輕視王室。
伐楚失利被視為周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楚國擊退周軍威名遠揚成為南蠻霸主。經過幾代國君的不斷擴張,楚國在蠻荒之地打下一片天,成為當?shù)氐拇髧?、強國。并且楚國控制了南方銅礦產區(qū),成為富國。
公元前977年——前841年穆王西征犬戎,與楚聯(lián)合伐徐,又于涂山大會諸侯,作《呂刑》。共王、懿王、夷王之時,王室日漸衰微。厲王晚年好利,國人襲之。厲王出奔于彘。大臣周、召二公“共和行政”。
周昭王死后,太子繼位,是為周穆王。
周穆王在歷史傳說中的段子比較多,是很多故事中的主角。
傳說他有八匹駿馬,日行萬里,騰云駕霧。他駕著八駿拉的戰(zhàn)車西征犬戎,一直打到天山瑤池王母娘娘他們家。恰好玉皇大帝不在家,周穆王便和王母娘娘發(fā)生了***。
據(jù)《山海經》的描述,王母娘娘“豹尾,虎齒,善嘯,蓬發(fā)戴勝”仿佛《阿凡達》里的納美公主。她有一只大青鳥相伴,更和納美人的飛龍對上了號。
他們分手時以詩相贈。據(jù)《穆天子傳》記載,王母詩云:“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之無死,問復能來?!蹦峦跻栽娤嗪停骸坝铓w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把古詩翻譯成現(xiàn)代詩就是,王母:白云逐日飛,山川百轉回,迢迢千里路,何時再相會。周穆王:且把相思儲蓄,日日絲絲縷縷,留待執(zhí)手相聚,更將本利雙取。
兩人詩罷灑淚而別。
他們的美好邂逅也被《史記》所記載:“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見西王母”。穆王的確西征過犬戎,但在西征期間見到的其實不是王母娘娘,而是新疆某部落的女酋長。
按照周穆王“西巡狩“的路線,他從甘肅、青海一直跑到新疆,最遠到了中亞。周穆王被稱為史上第一位旅行家?!赌绿熳觽鳌繁灰暈槭飞系谝槐居斡?。
周穆王之所以急急告別西王母,是因為國中有事。徐國帶領東夷人已經打到東都洛邑。周穆王急著趕回去救火。
徐國是當前東夷最強的國家。“三監(jiān)之亂”時,徐國曾參與鬧事被周公打敗。周穆王西征,國內空虛,徐國借機再次鬧事,并且是帶頭鬧事。徐國領著幾十個東夷諸侯向西周發(fā)動進攻。據(jù)說前鋒已進入陜西境內,直指西周的都城。
周穆王一面回奔,一面號令楚國出兵相助。楚軍攻擊叛軍側翼,周軍正面反擊。在兩軍夾擊下,徐國落敗而走,遠遁南方。
從楚國肯聽命于周穆王的情景看,周昭王的南伐是有效果的,并且周昭王不像是死在楚人之手。否則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周穆王也不會請楚國來幫忙。另外,周軍六師可能沒有在漢水全軍覆沒,只是周昭王意外落水同時有部分士兵遇難。否則周穆王沒有實力西征犬戎,東伐徐國。
周穆王打敗徐國之后,順勢發(fā)動南征,橫掃長江兩岸。
戰(zhàn)爭結束后,周穆王在涂山會盟諸侯,接受新老臣服的諸侯前來朝貢。
這是周穆王一生最輝煌的時刻。
周穆王后期轉入文治,頒布了由呂侯起草的刑罰,史稱《呂刑》。
《呂刑》是和《周禮》配套使用的?!吨芏Y》所鼓吹的就是《呂刑》所維護的。《周禮》定規(guī)矩,《呂刑》定刑罰,誰不守規(guī)矩就用大刑伺候。
《呂刑》主要內容是刑法的原則性問題。
《呂刑》的有些原則跟現(xiàn)在相同,比如罪刑相適。有些原則跟現(xiàn)在不同,比如疑罪從輕。我們現(xiàn)在已經改為疑罪從無。古代允許以罰金代替刑罰,這是現(xiàn)在所不允許的。那樣的話就給有錢人開了口子,權貴之人就可以免于刑罰。古代遇到數(shù)罪并罰是重罪吃輕罪。我們現(xiàn)在是數(shù)罪的刑罰累加。
《呂刑》規(guī)定了五種刑罰:墨(刻字)、劓([yi]割鼻)、臏([bin]剜膝蓋)、宮(閹割)、大辟(死刑)。
按照《史記》的說法,五種刑罰的有關條文共有三千條。但沒有保留下來?,F(xiàn)在能見到的《呂刑》就是這么一個類似前言的東西。
但是不管怎么說,法律的制定和公示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一方面可以促進知法守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法由口出、官大法大、隨意立法的現(xiàn)象??倸w是件好事。
傳說周穆王百歲而崩。按照《史記》記載,他即位時就已經50歲了,在位55年,這樣算起來死時105歲。在古代這幾乎不可能的事。現(xiàn)在史學界對周朝斷代的考證爭議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