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第二天一早,趙辰在用過早飯時,趁著監(jiān)視他的人還沒來,直接找個借口,離開了軍營,在軍營外地樹林里把黃驃馬放了出來,翻身上馬,黃驃馬長嘶鳴一聲,歡快的跑動起來,他沿著小路跑了一陣,最后在直接騎馬回到軍營,在馬上馳騁,趙辰十分開心。
他回到軍營后。他的部下看見了,趙辰隨便找個理由搪塞了過去,他讓王飛集結(jié)部隊到自己軍隊的訓練場地,而他則現(xiàn)行在訓練場地等他,趙辰在王飛離去后,直接召喚出全套鎧甲,穿戴整齊,手拿紫金琉璃戟,,向訓練場地飛奔而去,他想好好演練一番,在馬上。
趙辰在馬上直立上身,雙腳緊緊夾住馬腹??v馬狂奔,要知道在古代可沒馬鞍之;類的固定人身的工具,更被踢現(xiàn)代那些輔助套裝啦。比如現(xiàn)代的頭盔能夠減緩沖擊力,手套、馬靴、馬褲能減少騎乘過程中的運動摩1擦,防護背心可以在意外墜馬的時候保護腰背脊椎,更別提馬鞭是騎手向坐騎發(fā)號施令的關(guān)鍵。
在古代全屏騎手的技術(shù)和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來控制駕馭駿馬。尤其是在高數(shù)奔跑過程中就得更加小心了,不然很容易出事故。
趙辰縱馬狂奔,除了剛開始有些不適應(yīng),慢慢便心意散發(fā),逐漸感應(yīng)到胯下黃驃馬的情緒,默契也磨合得順當了不少。策馬沖刺的時候,雄厚的馬肚將陣陣大力傳遞到腿部,正常人絕不可能光用腿就吃得住這股力量,但他卻毫不在意,反倒不斷施加更大力量,刺激得黃驃馬發(fā)狂疾奔,速度越來越快,如颶風從已經(jīng)來到訓練場的王飛等眾人身前呼嘯而過!
這種可怕的沖擊力和威勢,不是身臨其境的人絕對感受不到,一瞬間全都嚇得連連后退。
王飛等人自行列隊站好,在訓練場邊緣觀看趙辰騎馬馳騁的雄姿,全都是目瞪口呆。騎兵是古代戰(zhàn)爭的重要力量,無論東西方都極為重視,所以如果生在古代想要出人頭地,第一個要求就是弓馬嫻熟,比如盧象升,他雖然是文人出身,但自幼喜習騎射,天賦異稟,明史載:“象升白皙而臞,膊獨骨,負殊力?!睋?jù)說他的練功刀重一百三十六斤,武力之高可想而知。只是到了近代,騎兵才在火器的出現(xiàn)后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這里說的弓馬嫻熟,可不是現(xiàn)代的賽馬、盛裝舞步可以比擬的,古代猛將要面對敵兵列陣沖擊,披甲在戰(zhàn)馬之上全速沖鋒,激烈顛簸還要揮動武器破陣,激烈恐怖程度可想而知,沒有長時間的鍛煉,根本應(yīng)付不來。
但趙辰敢這么做,當然是對自己持身法有足夠的自信,同時也盡快熟悉騎馬的感覺,進入狀態(tài)。
拳勢論上有記載,形意拳的源頭最早出自三國姜維,他的傳人周侗教出了岳飛、盧俊義,后代又教出了羅成的羅家槍。
姜維是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文武雙全,據(jù)說當年姜維曾經(jīng)對諸葛亮說:“軍師你謀略無雙,我很佩服。但是我的武功,你也比不了?!?/p>
諸葛亮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就比一比大槍。
結(jié)果姜維敗了。
傳聞難辨真假,但里面包含的道理卻是實打?qū)嵉?,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像他這樣悟性高的人,天生就是英杰,無論什么兵器馬術(shù),一看就會、一會就精,不是普通人比得了的。
所以智者一通百通、賢者無所不能!所以趙辰只花了很少的時間就把腦海中的騎術(shù)完全融匯貫通了。要知道他可是有兩個人的智慧,你敢說呂布是一個莽夫嗎,要知道他可是三國中唯一一個武道修煉到先天的,還是統(tǒng)兵,內(nèi)政,軍略樣樣都會的帥才,怎么回事一個單純的莽夫呢,所以趙辰現(xiàn)在的智慧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換算成數(shù)值起碼有九十以上。
趙辰手拿方天戟樣式的紫金琉璃戟,那是一柄與長槍相似的重型武器,只不過造型略顯怪異,長桿上精心刻印了不少彩繪裝飾,頂部的槍尖兩邊還多出了兩個月牙形利刃,通過小枝與槍尖相連。
這是一把將矛、戈和長槍功能合為一體的格斗用冷兵器——戟。
戟既能直刺、扎挑、劈砍,又能勾、啄,威力無窮,又分為單雙刃,單刃一般叫做青龍戟,雙刃稱作方天戟,雙刃方天戟因為以畫、鏤為彩繪裝飾,又稱畫桿方天戟,只不過她全身都是有紫金打造呈現(xiàn)暗金之色,顯得非常威武華麗。
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句話形容長槍之類的長兵器,一寸長一寸強。騎兵的戰(zhàn)戟也是同理,越長越厲害,集輕兵器和重兵器功能于一身,熟練以后,可以和重兵器對抗,如骨朵,錘,鏜等比拼力氣,也可以和輕兵器,矛、槍、刀比拼招式技巧,戰(zhàn)陣之中使將開來威猛無儔。
但與之相對的,越長也越難駕馭,正常戰(zhàn)戟一般長度在兩米七到三米二不等,至于四米長的雙刃方天畫戟,在古代就叫丈八方天!這名傳千古的兵器,就算在猛將如云的古代戰(zhàn)場上也基本只能作為儀設(shè)之物,幾乎不會用于實戰(zhàn),因為它對于使用者的要求實在太高了,只有力大無窮、戟法精湛、馬術(shù)強橫到了極點,才能勉強用得過來。
哪怕三國時期號稱“古之惡來”的典韋,用的也不過是單刃青龍戟,在古代傳統(tǒng)的小說和傳記中,真正使用方天畫戟的多是天兵天將,凡人之中,也只有呂布手中的丈二方天畫戟,是唯一一柄能讓三國中無數(shù)桀驁不馴的英雄豪杰甘拜下風的武器。
而趙辰使用的正式加長版的丈八方天,勢必呂布更強的一桿武器,不是他此時的武道已經(jīng)超越了呂布,而是在此時天地元氣渾厚,自然修煉者修煉的效果也要強于古代三國時期,所以趙辰使用的武器需要特別制造,也只有系統(tǒng)才能知道他的要求,并且隨著他武道提升,力量也會更強。并且要知道不是呂布用不了,而是在戰(zhàn)場中用這種武器,很容易沒有體力,進行高強度的戰(zhàn)斗,所以呂布只好用小一號的方天戟了。這還是趙辰腦海中呂布自己的記憶,告術(sh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