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思索間,鍋里的小米粥已經(jīng)咕咚咕咚冒泡……
從空間拿出兩個咸鴨蛋切成四半裝盤。
看到碗柜里面還有兩個咸菜疙瘩,顧明月拿出一個切成絲。
加點香油蒜末香菜,嘗了一下,完了,忘記泡水,齁死個人。
想到如今這個年月,各家吃這菜疙瘩一般都很少泡水。
兩根咸菜絲搭配一碗清米湯就是一頓飯。
要是知道有人拿香油拌著吃,隔天敗家的名聲都能傳到十里八鄉(xiāng)。
顧明月倒不在意名聲,那玩意兒又不能當飯吃。
只是身處這個以八輩貧農(nóng)為傲的年代,她還是要順應時代洪流。
低調(diào)做人,偷摸搞事!
昨晚忘了小石頭有沒有自己上廁所,顧明月?lián)乃蚩?,小心地端著菜湊到小石頭臉旁吹氣……
咸菜疙瘩能打死賣鹽的,香油的香氣無可抵擋。
果然,沒一會,小石頭的鼻子動了動。
然后嘴巴也動了動,朦朦朧朧的睜開眼睛。
注意到姑姑端著一盆香噴噴的東西在他旁邊。
本來迷糊的眼神瞬間清醒過來“姑姑,這是什么???”
“姑姑給你做了好吃的,小石頭聞聞香不香?”
“香,香得小石頭的鼻子都要掉了?!?/p>
“哈哈…”顧明月笑著將小家伙從被窩里撈起來“那小石頭趕緊起來吃掉它,這樣鼻子就不會掉了?!?/p>
“好。”
小石頭自己上完廁所,顧明月幫他擦了擦臉。
基于昨天的‘前車之鑒’,顧明月各自就盛了三分之二碗的粥。
把鴨蛋扒好放到小石頭碗里,怕他吃太咸不好,就給他夾了一根咸菜絲嗦叻味。
顧明月慶幸小石頭現(xiàn)在什么都吃,不然真不確定自己能不能照顧好他。
今天早飯準備的剛剛好,吃完飯,天邊已經(jīng)大亮。
想著大嫂家這時候應該吃完飯,便準備現(xiàn)在就過去找大哥問問宅基地的事。
出門之前順便把碗柜上裝雞蛋的筐也一起帶上。
牽著小石頭走在村里土道上,回想原主的記憶。
顧家村現(xiàn)在大概不到二百人,百分之八十都姓顧。
聽族長也就是她大伯說,顧氏起源能追溯到明朝。
據(jù)記載,顧氏一族也曾是高門望族,不過在權(quán)力交替中被波及,全族從京城流放到這里。
路上受了不少罪,等到地方時,只剩下三分之一族人。
剩余族人在這里安家落戶、一點點繁衍生息,逐漸組建成顧家村。
顧家村距離鎮(zhèn)上有二十多公里,走路就得五六個小時,腳步慢的甚至都得走上大半天。
是歸屬青山鎮(zhèn)最為偏僻的一個村。
青山鎮(zhèn)因其連綿的群山而得名,緊挨小興安嶺山脈。
而顧家村正位于山脈的山坳間,可以說是四面環(huán)山。
附近很多村子在戰(zhàn)爭年代被屠戮的一個不剩。
顧家村盡管遭到重創(chuàng),但因為緊挨著大山算是逃過一劫。
村里人對山里情況比較熟悉。
當炮火降臨時,族長決定:各家留出一個香火,剩余青壯年全部留下抵御外敵,為村里老人還有婦女孩子爭取時間。
這才僥幸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幸存。
只是,自此以后,各家青壯年所剩無幾。
漸漸地,很多外來逃荒的人進村討生活,感受到這里民風淳樸便居住下來。
二嫂就是在逃荒時被家里人拋棄,陰錯陽差,被出門在外的二哥撿到并帶回家。
之后兩人看對眼結(jié)為連理。
顧家村的主事人都姓顧,所以顧家人在村里很有話語權(quán)。
但他們處事一向公平,從沒有仗勢欺人。
無論是顧姓人還是外姓人對顧家村的歸屬感很強。
雞毛蒜皮的斤斤計較不算,顧家村的民風相對和諧很多。
顧明月出來雖早,但這時候,人們一般都是‘雞鳴而起、日落而息’。
很多勤快點的已經(jīng)到了地頭,注意到姑侄倆,大家都上前關心詢問。
顧明月大方地招呼回去。
期間,顧明月還遇到好幾個頭發(fā)已見斑白的人喊她小妹……
她也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回應,沒辦法,誰讓原主的輩分高。
不過顧明月還是有點沒太適應身份上的轉(zhuǎn)變,步伐隨之快了些。
看到大伯家的房子,她長舒一口氣,終于到了。
大伯家是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青磚瓦房,祖上傳下來的。
在戰(zhàn)爭年代被燒了之后,大伯又一點點修補回來。
好在房子損毀不是很重。
除了殘留幾處被燒的痕跡,這些年在家里人的修修補補下,算是煥然一新。
不僅如此,院里又新起了幾間房。
大伯每次都念叨現(xiàn)在日子好,欣欣向榮,要感謝國家。
顧明月推開大門,學著這邊的招呼方式大聲喊道“大伯,在家嗎?我是明月,進來了昂。”
說完就往當院走。
現(xiàn)在天熱,各家一般都在院里吃飯。
顧明月進去時,大伯顧國強正抽著旱煙,大哥顧明偉坐在他旁邊說著話。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二哥顧明中拿著草在編著什么,身旁跟著個小姑娘眼巴巴地瞅著。
大嫂劉彩霞和二嫂李秀禾正收拾桌子。
顧明月挨個打著招呼,大伯、大哥、大嫂、二哥、二嫂……
這時,從堂屋走出兩個一模一樣的男孩,看到她拘謹?shù)厣锨昂爸肮霉??!?/p>
兩個男孩一個叫顧光榮、一個叫顧光燦,是二哥家的雙胞胎,今年13歲。
二哥身邊的小姑娘是他的小女兒顧光欣,7歲,小名欣欣。
小姑娘被養(yǎng)得很好,白白胖胖,她聲音脆脆地叫著姑姑,卻上前高興地拉著小石頭。
小石頭害羞地和小姑娘嘰嘰咕咕地玩了起來。
也是,兩個小家伙年齡相仿,估計沒少一起玩。
小姑娘衣服上的繡花都和小石頭身上的小老虎如出一轍。
只不過小老虎變成了小貓咪。
別說,小姑娘的眼睛長得像二嫂,大大的貓眼,睫毛還密,仿佛自帶眼線,顯得格外靈動活潑。
二嫂的貓眼看著就溫柔些。
所以二哥當初難道是‘見色起意’,這才把二嫂撿回家?
要是顧二哥知道一定喊冤,當初他救人的時候,他媳婦兒已經(jīng)昏死過去。
當時她全身上下不是泥就是土,頭發(fā)也跟狗啃似的,他還以為是男人呢。
要不然也不會直接上手背回家,哪知道洗完之后大變活人,他也很驚訝!
當然,更多的還是嘚瑟,因為他媳婦對他那可老好了。
顧明月并不知道這位二哥內(nèi)心隱秘的撒狗糧。
卻知道她二哥二嫂的感情確實很好。
這些年原主家的事情二嫂也沒少幫忙。
若是換成別人家,早就生出間隙,大伯家從未因此鬧過矛盾。
或許也有當年逃荒的影響,二嫂對家里人很敬重。
她好像喜歡這種圍繞著家庭的平淡生活,不愛串門子,不愛說閑話。
她和大嫂每天除了在地頭上干活,一般家里需要女人張羅的事情,都是大嫂主外,她主內(nèi)。
如果說大嫂像梅花,堅強、果敢。
那二嫂給人的感覺就像杏花,樸實中不失溫柔。
大伯家已經(jīng)分家,但家里吃住還在一起。
原主娘提起過,大伯之所以分家就是為了將家里老三分出去。
好像原主的這位三哥當初為了鎮(zhèn)上的工作,直接入贅到大他三歲的女方家。
要不是大伯以斷絕關系威脅,他們的孩子都不會姓顧。
對于這位相當于倒插門的三哥,原主和他關系一般。
也不是有矛盾,可能更多的是處不來。
這位三哥怎么說呢,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極端個人主義。
別看她顧明月自私自利,卻不會為了利益出賣自己或旁人。
她可以自豪地說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靠雙手踏踏實實掙來的。
當然,得算上空間這個外掛,但誰說運氣不是實力的一種呢。
三哥顧明德不是。
他可以為了利益出賣任何東西,好在他還有點孝心,雖然不多吧。
聽說為了不斷絕關系,也曾豪邁地說出‘要是不讓孩子姓顧,他就不娶’的話。
這才讓大伯覺得這個兒子還有救,只是分了家,沒有將他逐出家門。
顧明月和這位三哥算是半個同類人,她卻覺得顧明德更多的或許是為了面子。
不對,顧明月突然想到這位三哥的女兒叫顧光美。
可小說劇情中沒有顧光美這個人,卻有個叫魯廣美的女配?
她記得有個片段是女主碰到女配的父親,打招呼時的稱呼好像是‘顧伯父?。??
顧明月瞇了瞇眼,難道只是巧合?還是她記錯了?
身為劇情工具人,她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隱患!
看來有時間還是得好好回憶一下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