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左右。
雖說能住在內(nèi)城的“汴京人”大多日子都過得還算富裕,尤其金梁橋離大相國寺和御街都不遠,周圍住得達官貴人數(shù)不勝數(shù),但素餡的東西還是不好賣太貴。沈渺略思量了會子:這排包個頭不小,若是切開能切出4個包子大小呢,最終決定一條排包賣八文錢,若是想切開單買,便三文一個。
明兒先做五十條試試,她買了這么多材料,應(yīng)該夠做好幾日了。
而這東西做起來又很簡單。
在后世,如果有空氣炸鍋,甚至可以全程不揉面直接用空氣炸鍋做,哪怕是個廚房小白都能做出來十分柔軟拉絲的紅豆排包,但在大宋,沈渺的土窯又還沒干,只得將就著乖乖用烤餅爐子來做。
烤餅路子火候不夠穩(wěn)定,這就得考驗技術(shù)了。
安頓好明日擺攤的事兒,沈渺帶著濟哥兒去買了一套筆墨紙硯,還買了個竹編的大背簍、十個最大的竹皮蒸籠屜、一根扁擔(dān),回去路上路過了一家書局,本想給他買幾本書,但看了書價太貴了,四書五經(jīng)全部買下來竟要好幾貫錢。
濟哥兒說:“阿姊,不買書,我與南城門附近有一家蘭心書局的周掌柜相熟,他那邊可自備筆墨紙硯,交兩文錢便能在書局里自個做抄本。一本《論語》抄個三五日也抄完了,比買現(xiàn)成的好,我在劉夫子那讀書時,大伙兒都是自個抄。”
好主意!沈渺便決定讓濟哥兒打明日自個去抄,雖辛苦了些,但抄書是練字、讀書、得到抄本一舉三得的好事兒。
她忙完,打發(fā)湘姐兒給小雞崽兒用碎瓦片搭個能遮風(fēng)擋雨的雞窩,便將紅豆泡上了,又開始炸雞排、豬排、切黃瓜條之類的,把明日做手抓餅要用的所有食材都準(zhǔn)備好了,她便早早睡下。
隔日又是天不亮便起來,先將肉排都復(fù)炸一遍,便開始做紅豆排包。排包要現(xiàn)烤才好吃,因此她昨晚只是做好了紅豆餡、篩好了面粉,今兒早早起來便是為了烤面包。
篩好的細(xì)面、雞蛋、酵母、糖與清水,攪打成型加點豆油,直到面團能拉出手膜,醒發(fā)分劑子,鋪紅豆餡,下半部分切成有條狀,再從上至下卷起來,送進預(yù)熱好的烤餅爐子里……沈渺一人忙得團團轉(zhuǎn)時,濟哥兒揉著眼睛出來了,默不作聲便蹲下來幫她燒火。
“吵醒你啦?”沈渺順手從桌上撈一條切好的雞排,賽進濟哥兒嘴里。
“沒有,是香醒的?!鄙驖贿吔酪贿吥闷焉冉o爐子扇風(fēng)。
沈渺便笑了,面包確實烤一烤滿屋子都是香味,以前她便很喜歡面包店里的味道,聞著都覺著暖和安定。
等李嬸娘家里會司晨打鳴的大公雞又跳上墻頭喔喔喔,沈渺也做好了。她錘了錘胳膊和腰,抬頭一看,窗外黑漆漆的天已經(jīng)變成了青灰色,東方的天際已經(jīng)白了,該出攤兒了。
湘姐兒也早都被香醒了,她自個穿了衣裳,便捏著頭繩來找沈渺梳頭。自打沈渺給她換著花樣梳麻花辮、雙馬尾、蝴蝶結(jié)丸子頭、公主辮發(fā)等等發(fā)型后,她便開始嫌棄濟哥兒給她梳的雞窩頭了。
沈渺讓她坐在小凳上,今兒給她飛快地編了個花苞雙丸子頭,用紅繩扎緊,湘姐兒摸了摸耳后兩個圓圓的發(fā)髻,跑出去扒在灶房外的大水缸邊上照鏡子,看見后登時彎起眼睛笑了。
“還是阿姊梳的頭好看!”
給湘姐兒梳完,沈渺順帶把濟哥兒也拎過來梳頭發(fā)。前幾日沒顧得上捯飭他他每天自個梳兩個總角發(fā)包,配上他那認(rèn)真嚴(yán)肅的神奇很有些好笑。
這時候的孩子發(fā)型都好笑,有的小孩頭發(fā)會被剃得精光,只留頭頂、左右后腦三塊頭發(fā),然后編三個小辮或是揪揪,喚作“鵓角”。
濟哥兒倒是沒剃,之前生病披頭散發(fā)了一兩天,后來好了,但他也只會梳兩個總角。
沈渺決定給他扎半丸子頭。
他這個年歲的孩子才留頭沒多少年,現(xiàn)在頭發(fā)才留在肩頭下面一兩寸長點兒,沈渺便用手籠著頭發(fā)梳,額角、鬢角都留下不少剛長出來的碎發(fā)扎不起來,這些毛毛碎碎的頭發(fā)也只能這樣垂下來了。
其他能扎起的,便高高束起在頭頂扎個圓髻,用衣裳同色的藍布條扎好。沈渺故意留了長一些的飄帶垂在腦后,梳好后,把人拎起來左看右看,看得濟哥兒臊成了只熟蝦,沈渺才挺滿意地點點頭。
沈家人五官生得都不錯,膚色也白,濟哥兒被這個發(fā)型襯得人都少年氣了不少。
眉目秀致,真好看。
沈渺今日便沒有找顧家借車,昨日買的大背簍和長扁擔(dān)派上了用場,而且家里有了院墻和門,就不用留人守著門戶了。她便將食材放進背簍里背,桌子和爐子捆好用扁擔(dān)挑,一手扶著扁擔(dān),湘姐兒替她拿板凳,濟哥兒手里拎一筐炭火。
三人浩浩蕩蕩出門掙錢去。
沈渺把攤子整理好,給濟哥兒塞了個小籃子,里面裝好了兩條切成塊兒的紅豆包,叮囑他去書局時一定給掌柜和伙計都分幾塊吃,便將他趕去書局抄書。湘姐兒則留在她身邊,沈渺準(zhǔn)備讓她幫著收錢,這樣她便可以專心烙餅。
今兒她一到,便有昨日沒吃上餅的食客過來侯著了。
那個壯碩闊綽的大漢又來一下要了三個餅,還要雙倍醬,沈渺便開始忙活了。湘姐兒乖乖坐桌邊的小板凳上,啃著沈渺給她專門做的、比她腦袋還大的巨大型紅豆排包。
這紅豆排包外頭還刷了一層糖液才進爐子里烤的,因此金黃中還帶著一點酥皮,一口咬下去,外酥里軟,里頭烤得蓬松暄軟,用手一扯可以拉絲,豆沙綿軟卻又因為是手工捻碎的,還夾雜著顆粒感,更添一些口感層次。
湘姐兒今兒穿的還是沈渺給她做的鵝黃衣裳,耳后兩個小揪揪圓圓的,用紅繩子打了個蝴蝶結(jié),繩帶垂在耳邊,襯得她小胖臉更圓更白嫩了。
她吃起東西來認(rèn)真又專注,雙手捧著大排包,一口接一口,嘴角沾上紅豆沙,像個驟然掉進米缸的小倉鼠。
湘姐兒這樣吃飯香、胖乎乎的小孩兒簡直是所有爺奶心中的夢中情孫,她在邊上吃得這么香,真替沈渺吸引了不少上了年紀(jì)的老翁、老嫗的駐足觀望,也有與湘姐兒差不多歲數(shù)的孩子被吸引,拉扯著爹娘的衣裳,吸著手指眼不錯地盯著。
“這孩子吃得真香,生得也好?!庇袀€拄著拐杖的老大娘笑瞇瞇地望著湘姐兒大快朵頤,“好孩子真能吃!能吃是福!以后少不了大富大貴!”
沈渺笑了笑,正好做好兩個“全家?!笔肿ワ?,說了慢用遞給那大漢,順手又將桌角的竹筒給湘姐兒遞過去:“喝點茶湯,別噎著了?!?/p>
這是方才胖娘子送來給湘姐兒的蜜棗湯。
湘姐兒又乖乖捧著竹筒喝湯,喝了口茶湯,接著啃巨大面包。
“聞著還挺香,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