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txkcp.cn,更新快,無彈窗!
嗯。
他要人口買賣。
這廝當(dāng)真是無法無天,喪心病狂!
眾人盡皆神情古怪地看著李祺,就連朱元璋也不例外。
老朱同志從來沒有想過,打仗還有這么多的道理,今天也算是漲了見識了。
“李祺,朕還是有些不太明白?!?/p>
皇帝陛下開了口,身為臣子要立刻行動。
李祺再舉了一個例子。
“那就談?wù)劚痹?!?/p>
“我大明為什么要發(fā)動北征?僅僅只是為了保護邊鎮(zhèn)百姓不受劫掠嗎?”
“當(dāng)然不是!是因為北元實力猶存,他們?nèi)匀徽瓶刂罅康慕?,仍然可以對我大明造成軍事威脅,所以必須要北征,必須打殘這北元,我大明才可以安枕無憂!”
“所以,戰(zhàn)爭只是政治的延續(xù),因為大明不能容忍周邊四夷有強敵存在,所以大明才要出兵北征!”
“但我大明遠征倭國之后,不管是經(jīng)濟利益還是戰(zhàn)略意義,都可以滿足政治經(jīng)濟需求,可草原蠻夷呢?”
李祺看向了老朱同志,沉聲道:“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我大明王師徹底擊潰了北元,將北元殘存勢力全都殲滅,占領(lǐng)了漠北這塊土地,那又如何呢?漠北草原乃是苦寒之地,糧食作物無法生長,根本就不適合大明子民生活?!?/p>
“也就是說,我大明即便殲滅了北元,過不了幾十年,蒙古或是其他游牧部落,又會卷土重來,除非我大明能將在這草原上鑄造城池,并遷徙子民移居,將其徹底納入我大明版圖!”
話到此處,所有人都沉默了,連朱元璋也不例外。
因為,李祺這話,都是真的。
那些個草原蠻夷,如秦漢之匈奴,隋唐之突厥……草原部落從未真正被中原王朝消滅過。
當(dāng)中原王朝鼎盛之際,也不過是將其趕跑罷了。
但過不了多久,這些草原蠻夷又會卷土重來,覬覦中原的富庶繁華,再次南下劫掠打草谷!
這就是真正棘手的地方!
弱小不敵時,就選擇遷徙跑路!
強大可敵時,就南下劫掠打草谷!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這些草原蠻夷,當(dāng)真是卑劣到了極點!
可是,這又有什么辦法呢?
難不成當(dāng)真在草原上鑄城?
這可能嗎?
根本不可能!
一座城池的修建,耗時幾年之久!
而且那些草原蠻夷又不是傻子,豈會眼睜睜地看著大明在草原插上一顆釘子?
幾年鑄城時間,足以讓他們將這不該出現(xiàn)的城池,給徹底抹去了!
但是,難道這仗就不打了嗎?
不打也不行啊!
就大明王朝目前的局勢而言,近在咫尺的北元汗廷就是一個巨大的軍事威脅,必須要出兵北征將其抹除,否則遲早會成為巨大隱患!
而且大明總不能一直被動地防守,抵御蒙古蠻夷的劫掠騷擾。
長此以往下去,盤踞在漠北的草原勢力只會越來越強,遲早成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所以,這仗打也不是,不打也不行,那應(yīng)當(dāng)如何?
眾人紛紛看向了李祺,帶著滿腹疑惑,帶著滿臉茫然。
李祺笑著解釋道:“戰(zhàn)爭不只有浴血搏殺,還有經(jīng)濟資源!”
“所以這就是你策論中的中策,經(jīng)濟貿(mào)易控制草原?”
朱元璋接過話茬,神情也變得鄭重了些。
“沒錯,就是經(jīng)濟手段!”
李祺迎著眾人的目光,嘴角掛著似笑非笑。
“草原貧瘠,不適耕種,不事生產(chǎn),一切基本生活物資,比如鐵器、茶葉、鹽巴、布匹等等都需要從中原進口!”
“草原唯有適合放牧豢養(yǎng)牛羊馬匹,所以其畜牧業(yè)興旺發(fā)達,牛羊馬匹以及其皮革奶制品成為特產(chǎn)?!?/p>
“我大明可以在長城邊鎮(zhèn)開設(shè)互市,用我中原特產(chǎn)之布匹、茶葉、瓷器等物,交換草原蠻夷的牛羊馬匹,從而形成貿(mào)易鏈,一如前宋王朝制衡烏斯藏的茶馬互市那般?!?/p>
“如此一來,蒙古人通過互市交易得到生活所需,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那他們何必再南下劫掠襲擾大明呢?”
李祺這中策,基本上與朱棣策論主旨一致。
那就是先把草原蠻夷給打服,讓他們對大明心存敬畏,讓他們不敢輕啟戰(zhàn)端,隨后再輔以安撫籠絡(luò)措施,比如冊封比如互市等等,從而確保邊境安寧。
因此朱棣不由高看了李祺一眼,這個“不孝子”定有大才,竟與我見識一樣長遠!
但常茂卻是嗤笑道:“說的好聽!這些蒙古人就是些暴虐成性的蠻夷畜生,他們豈會老老實實地與大明進行互市貿(mào)易?劫掠廝殺那是刻進他們骨子里的本性!”
一眾將領(lǐng)也是紛紛點頭。
他們跟蒙古蠻子打了一輩子的仗,哪里不明白這些蠻子的尿性。
生性好斗,不知廉恥,不講恩義,但凡缺點什么,下意識地念頭就是去搶,搶其他部落的,搶中原百姓的!
對他們而言,劫掠搶奪早就是刻進骨子里的本性!
“這也很簡單?!?/p>
李祺并不惱怒,依舊笑容滿面。
“一旦這些蒙古蠻夷再啟戰(zhàn)端,那我大明就關(guān)閉互市,用經(jīng)濟手段加以制裁!”
“失去了互市貿(mào)易,他們基本生活物資就得不到保障,用不了多久就會低頭服軟?!?/p>
“而且諸位不要忘了,蒙古人也分階級,按照地位大致可分為貴族與平民兩大部分,千戶制度之下,貴族頭人世襲,百姓子民受到壓榨奴役。”
常茂有些不耐煩,出言催促道:“兔崽子,你到底想說什么?”
“很簡單,蒙古蠻夷里面真正想打仗的,其實是那些貴族頭人,而那些底層牧民所求的,不告過是生存罷了。”
“這仗無論打贏了還是打輸了,對底層牧民而言沒有任何區(qū)別,打贏了劫掠所得的錢糧女人都是貴族頭人的戰(zhàn)利品,他們浴血搏殺毛都撈不到一根;打輸了死的更多的也是底層青壯,他們生活會更加困難。”
“蒙古平民說得難聽點,就是貴族頭人的奴隸,他們?yōu)榱松娌坏貌宦犆谫F族頭人,聽從他們所有的命令,不敢有任何反抗,即便貴族頭人要他們拿著命去打仗,他們也只能執(zhí)行?!?/p>
“既然如此,我大明真正的敵人,只有那些貴族頭人,為何不嘗試著策反同化那些底層平民呢?”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驚了,陷入了沉思之中。
誠然,李祺這話有幾分道理。
想打仗的,是貴族頭人。
真正拼命的,卻是底層平民。
即便這仗打贏了,底層平民也沒有任何好處,反倒是貴族頭人賺的盆滿缽滿。
如果打輸了,平民日子會更加難過,生存都變得很是困難。
“你這中策,還算可以!”